紐瑞優(yōu)乳鐵蛋白:春季六大兒童常見病,該如何應對?
時間:2021-02-23
春季是傳染病高發(fā)的季節(jié),不少爸爸媽媽都苦惱,孩子一到春季總要生上幾次病。春季傳染病那么多,面對不同的癥狀,家長們應該如何預防、護理呢?
一、咳嗽
病因與病癥
咳嗽是上呼吸道感染最常出現的癥狀之一??人允侨梭w清除呼吸道內的分泌物或異物的保護性呼吸反射動作。雖然有其有利的一面,但劇烈長期咳嗽可導致呼吸道出血。
護理工作
增加室內的濕度,注意讓孩子多喝水、多休息。
2.如果咳嗽非常劇烈,應及時就醫(yī)并在醫(yī)生指導下服藥。
3.如果因咳嗽難以入睡,可以適當抬起孩子的頭部,可以有效緩解咳嗽的癥狀。
預防工作
1.做好感冒等呼吸道疾病的預防工作。
2.如果咳嗽是由暫時的刺激(如花粉)引起,應立即阻隔與刺激物的接觸。
3.食用梨和蘿卜對咳嗽有一定的預防功效。
二、感冒
原因與癥狀
感冒也是上呼吸道感染最常出現的癥狀之一。有些時候,感冒可能是由病毒引起的,而這種病毒引起的感冒很容易在孩子之間傳播。 根據引起感冒的原因來分類,感冒的種類分為很多,所表現出來的臨床癥狀也略有不同。主要的癥狀包括流鼻涕、發(fā)熱、咽喉腫痛、嗜睡、淋巴腺輕度腫大等。 典型的感冒癥狀在3~4天內就會逐漸消失,通常不需要看醫(yī)生。不過如果有其他并發(fā)癥還是要及時就醫(yī)哦。
護理工作
1.充足的休息是感冒恢復的關鍵。
2.保持房間內的空氣流通,控制房間內的溫度和濕度,多讓孩子喝點熱水。
3.感冒時,孩子的飲食應該以清淡為主,注意多吃容易消化的食物。
4.當感冒伴隨著輕度發(fā)熱時,可以采用物理降溫的方法,如用毛巾冷敷頭部。
5.由于鼻塞感到不適時,可以用水汽熏蒸的方法來降低鼻腔內粘稠物的濃度。
預防工作
1.時刻關注天氣情況,選擇合適的衣物。
2.盡量少帶孩子去公共場所,更要遠離感冒患者。
3.勤洗手,切斷感冒可能的傳播途徑。
三、蕁麻疹
病因與病癥
蕁麻疹俗稱風疹塊。是由于皮膚、黏膜小血管擴張及滲透性增加而出現的一種局限性水腫反應,通常在2~24小時內消退,但反復發(fā)生新的皮疹。是春季孩子常見的傳染病之一。
護理工作
1.患病后要保持皮膚清潔、干燥,避免涼風刺激,以免加重病情。
2.不要吃刺激性過強的食物,如辣椒、生蒜等。
3.對瘙癢的部位進行冷敷,可以緩解癥狀。
4.盡量不要用手去撓,以免發(fā)生感染。
預防工作
1.蕁麻疹由過敏引起,因此要讓孩子遠離過敏原。
2.如果蕁麻疹有固定的發(fā)病形式,那可能是某種生活習慣導致的,可以嘗試改變幼兒的日常生活規(guī)律并找出原因。
四、哮喘
病因與病癥
哮喘又名支氣管哮喘,是由多種細胞及細胞組分參與的慢性氣道炎癥,此種炎癥常伴隨引起氣道反應性增高,導致反復發(fā)作的喘息、氣促、胸悶和(或)咳嗽等癥狀,多在夜間和(或)凌晨發(fā)生,此類癥狀常伴有廣泛而多變的氣流阻塞。 哮喘的病因有很多,主要可以分為遺傳因素與外界刺激因素。
護理工作
1.盡可能避免接觸引起哮喘發(fā)作的刺激物。
2.要在夜間保證孩子有充足的睡眠。
3.謹遵醫(yī)囑服藥,不要私自給孩子更換藥品或調整劑量。
4.多吃新鮮蔬菜和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,飲食應以清淡為主。
預防工作
1.讓孩子遠離過敏原,如花粉、塵埃、煙霧、某些寵物或食物等,盡量減少哮喘的發(fā)作。
2.如果孩子有過敏史或家里人有過敏史,在春季更要特別留意,出現癥狀后要及時到醫(yī)院檢查。
3.防止孩子有過大的情緒波動,因為這也是哮喘的誘因之一。
4.避免孩子運動過度或過度勞累,減少哮喘發(fā)病的幾率。
5.注意天氣變化,預防其他呼吸道疾病。
五、結膜炎
病因與病癥
結膜炎就是俗稱的“紅眼病”,如果孩子的眼白發(fā)紅,他可能是患上了結膜炎。雖然結膜炎本身不會對視力有太大的影響,但如果炎癥進一步波及眼部其他器官,就有可能對孩子的視力造成損害,家長一定要注意。 結膜炎根據病因又可分為細菌性、病毒性、衣原體性、真菌性和變態(tài)反應性等。
護理工作
1.不要用熱水清洗孩子的眼睛,以免損傷眼角膜。
2.孩子應勤洗手,避免與家人混用毛巾。
3.不要遮蓋患病眼,這樣不利于分泌物排出。
4.可用生理鹽水、2%~3%棚酸溶液或1:5000~1:10000升汞(或高錳酸鉀)溶液等清洗結膜囊。
預防工作
1.注意個人衛(wèi)生,尤其是要改掉亂揉眼睛的習慣。
2.避免接觸結膜炎患者。
3.與眼部接觸的毛巾、手帕等要保持清潔、不與他人共用。
六、水痘
病因與病癥
水痘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急性傳染病,通過飛沫傳播,主要發(fā)生在嬰幼兒和學齡前兒童,6個月以上的孩子容易被感染。水痘以發(fā)熱及皮膚和黏膜成批出現周身性紅色斑丘疹、皰疹、痂疹為特征,皮疹呈向心性分布,主要發(fā)生在胸、腹、背,四肢很少。 當孩子接觸到會引起水痘的病毒后,從出疹到疹子變成小水皰需要10~24小時,同時還伴有輕度發(fā)熱等癥狀。水痘隔離期21天。
護理工作
1.禁止孩子抓撓皮膚,以免引起感染。
2.對水痘患兒接觸過的生活用品和玩具要及時、徹底地消毒。
3.嚴禁服用任何含有阿司匹林的藥物,以免發(fā)生危險。
4.定時開窗透風有助于殺滅空氣中的病毒,但要注意避免孩子著涼。
預防工作
1.若未患過水痘,不要接觸水痘患者。
2.接種水痘減毒活疫苗,可獲得持久的免疫力。
一、咳嗽
病因與病癥
咳嗽是上呼吸道感染最常出現的癥狀之一??人允侨梭w清除呼吸道內的分泌物或異物的保護性呼吸反射動作。雖然有其有利的一面,但劇烈長期咳嗽可導致呼吸道出血。
護理工作
增加室內的濕度,注意讓孩子多喝水、多休息。
2.如果咳嗽非常劇烈,應及時就醫(yī)并在醫(yī)生指導下服藥。
3.如果因咳嗽難以入睡,可以適當抬起孩子的頭部,可以有效緩解咳嗽的癥狀。
預防工作
1.做好感冒等呼吸道疾病的預防工作。
2.如果咳嗽是由暫時的刺激(如花粉)引起,應立即阻隔與刺激物的接觸。
3.食用梨和蘿卜對咳嗽有一定的預防功效。
二、感冒
原因與癥狀
感冒也是上呼吸道感染最常出現的癥狀之一。有些時候,感冒可能是由病毒引起的,而這種病毒引起的感冒很容易在孩子之間傳播。 根據引起感冒的原因來分類,感冒的種類分為很多,所表現出來的臨床癥狀也略有不同。主要的癥狀包括流鼻涕、發(fā)熱、咽喉腫痛、嗜睡、淋巴腺輕度腫大等。 典型的感冒癥狀在3~4天內就會逐漸消失,通常不需要看醫(yī)生。不過如果有其他并發(fā)癥還是要及時就醫(yī)哦。
護理工作
1.充足的休息是感冒恢復的關鍵。
2.保持房間內的空氣流通,控制房間內的溫度和濕度,多讓孩子喝點熱水。
3.感冒時,孩子的飲食應該以清淡為主,注意多吃容易消化的食物。
4.當感冒伴隨著輕度發(fā)熱時,可以采用物理降溫的方法,如用毛巾冷敷頭部。
5.由于鼻塞感到不適時,可以用水汽熏蒸的方法來降低鼻腔內粘稠物的濃度。
預防工作
1.時刻關注天氣情況,選擇合適的衣物。
2.盡量少帶孩子去公共場所,更要遠離感冒患者。
3.勤洗手,切斷感冒可能的傳播途徑。
三、蕁麻疹
病因與病癥
蕁麻疹俗稱風疹塊。是由于皮膚、黏膜小血管擴張及滲透性增加而出現的一種局限性水腫反應,通常在2~24小時內消退,但反復發(fā)生新的皮疹。是春季孩子常見的傳染病之一。
護理工作
1.患病后要保持皮膚清潔、干燥,避免涼風刺激,以免加重病情。
2.不要吃刺激性過強的食物,如辣椒、生蒜等。
3.對瘙癢的部位進行冷敷,可以緩解癥狀。
4.盡量不要用手去撓,以免發(fā)生感染。
預防工作
1.蕁麻疹由過敏引起,因此要讓孩子遠離過敏原。
2.如果蕁麻疹有固定的發(fā)病形式,那可能是某種生活習慣導致的,可以嘗試改變幼兒的日常生活規(guī)律并找出原因。
四、哮喘
病因與病癥
哮喘又名支氣管哮喘,是由多種細胞及細胞組分參與的慢性氣道炎癥,此種炎癥常伴隨引起氣道反應性增高,導致反復發(fā)作的喘息、氣促、胸悶和(或)咳嗽等癥狀,多在夜間和(或)凌晨發(fā)生,此類癥狀常伴有廣泛而多變的氣流阻塞。 哮喘的病因有很多,主要可以分為遺傳因素與外界刺激因素。
護理工作
1.盡可能避免接觸引起哮喘發(fā)作的刺激物。
2.要在夜間保證孩子有充足的睡眠。
3.謹遵醫(yī)囑服藥,不要私自給孩子更換藥品或調整劑量。
4.多吃新鮮蔬菜和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,飲食應以清淡為主。
預防工作
1.讓孩子遠離過敏原,如花粉、塵埃、煙霧、某些寵物或食物等,盡量減少哮喘的發(fā)作。
2.如果孩子有過敏史或家里人有過敏史,在春季更要特別留意,出現癥狀后要及時到醫(yī)院檢查。
3.防止孩子有過大的情緒波動,因為這也是哮喘的誘因之一。
4.避免孩子運動過度或過度勞累,減少哮喘發(fā)病的幾率。
5.注意天氣變化,預防其他呼吸道疾病。
五、結膜炎
病因與病癥
結膜炎就是俗稱的“紅眼病”,如果孩子的眼白發(fā)紅,他可能是患上了結膜炎。雖然結膜炎本身不會對視力有太大的影響,但如果炎癥進一步波及眼部其他器官,就有可能對孩子的視力造成損害,家長一定要注意。 結膜炎根據病因又可分為細菌性、病毒性、衣原體性、真菌性和變態(tài)反應性等。
護理工作
1.不要用熱水清洗孩子的眼睛,以免損傷眼角膜。
2.孩子應勤洗手,避免與家人混用毛巾。
3.不要遮蓋患病眼,這樣不利于分泌物排出。
4.可用生理鹽水、2%~3%棚酸溶液或1:5000~1:10000升汞(或高錳酸鉀)溶液等清洗結膜囊。
預防工作
1.注意個人衛(wèi)生,尤其是要改掉亂揉眼睛的習慣。
2.避免接觸結膜炎患者。
3.與眼部接觸的毛巾、手帕等要保持清潔、不與他人共用。
六、水痘
病因與病癥
水痘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急性傳染病,通過飛沫傳播,主要發(fā)生在嬰幼兒和學齡前兒童,6個月以上的孩子容易被感染。水痘以發(fā)熱及皮膚和黏膜成批出現周身性紅色斑丘疹、皰疹、痂疹為特征,皮疹呈向心性分布,主要發(fā)生在胸、腹、背,四肢很少。 當孩子接觸到會引起水痘的病毒后,從出疹到疹子變成小水皰需要10~24小時,同時還伴有輕度發(fā)熱等癥狀。水痘隔離期21天。
護理工作
1.禁止孩子抓撓皮膚,以免引起感染。
2.對水痘患兒接觸過的生活用品和玩具要及時、徹底地消毒。
3.嚴禁服用任何含有阿司匹林的藥物,以免發(fā)生危險。
4.定時開窗透風有助于殺滅空氣中的病毒,但要注意避免孩子著涼。
預防工作
1.若未患過水痘,不要接觸水痘患者。
2.接種水痘減毒活疫苗,可獲得持久的免疫力。
以上是春天嬰幼兒常見的也是高發(fā)的六種疾病,其實誘發(fā)這些疾病的根本原因跟自身免疫力有關,通常是免疫力低下的嬰幼兒最容易感染,所以在平時增強嬰幼兒免疫力是關鍵,可以在平時給嬰幼兒補充一些免疫力營養(yǎng)品,比如乳鐵蛋白、燕窩酸、免疫球蛋白等。
標簽:
